资讯交流

从医生角度看医疗器械创新

医创客
医创客
2022年08月14日 | 经验交流

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,涉及到医药、机械、电子、材料、自动化等众多行业,是一个多学科交叉,知识密集、资金密集的高技术行业,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之一,在我国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。

医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,是医疗器械的使用者,也是临床需求的提出者。医生的参与会使器械研发更贴近临床需求,解决临床一线的问题。但是目前医生的参与度并不高,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

一、认为准入门槛高。医生做科研熟悉的是与基础或者临床有关的实验室技能,很少涉及到工程、材料、制造相关技术。这些对医生来讲基本上是空白,所以对医疗器械研发往往望而生畏,觉得不是自己的“菜”。但是真正的医疗器械创新,这里指的是从无到有的创新,往往是医生提出来的。在听诊器还没发明出来之前,医生听诊需要把耳朵放到病人的胸口上听心音,法国的内科医生雷内·兰内克觉得这太不体面了,尤其是在有女士参与的情况下,他为此辞去工作,研究解决方案,于是第一个听诊器诞生了。我们知道以色列有很多“黑科技”。这个人口不足800万的国家居然有近800家生命科学公司,其中半数是医疗器械公司,以色列人均医疗器械专利居世界第一位。现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球囊、支架、人工瓣膜,很多都源于以色列。在以色列,很多新的医疗器械都来自临床医生的创意。在医疗器械研发中医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,一是对临床需求的准确把握,二是将临床需求和设计方案相融合。相信做到这两点对医生而言并不需要很高的门槛。

二、信息交互少。医疗器械研发需要医工结合,光有医生肯定也不行。只有医生和工程师的碰撞才能产生火花,灵感和创意是在讨论中产生的。医生需要工程师来实现设想,工程师一样也需要医生来使自己的技术有用武之地。中国有庞大的工程师和医生红利,而目前的现状是医生和工程师碰撞的机会太小,医创客平台诞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此创造机会,让创新灵感在不断的碰撞中涌现。

三、需要激发创新热情。每个医生都有创新的潜力。医疗器械创新缺少的不是学术大咖,而是激发医生创新的原动力。动力的来源可能就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尝试。医创客就是这样一个给所有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尝试的平台,从零基础开始,在这里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,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情。

没有更多了~